實施和應用ERP等先進技術是我國企業(yè)加速建立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制度、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目前,國家經貿委已經將推動企業(yè)實施該項技術列入國家技術創(chuàng)新項目計劃,并要求全國520家重點、技術創(chuàng)新試點、轉制的大型科技企業(yè)率先推廣應用。近十年來,這項技術已得到許多企業(yè)技術人員的探索與實踐,積累了不少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。在ERP技術廣泛普及的同時,對ERP投資的經濟性評價也將越來越突出。在當今現(xiàn)實的ERP工作領域,對其單一地進行經濟性評價的很少,廣泛地被人們接受并采用的方法是將它與整個項目或企業(yè)整體利益聯(lián)系在一起討論。 隨著計算機的引入,ERP系統(tǒng)的建立超過了生產資料的界限,其投資規(guī)模也變得越來越大,費用和效益的計算變得越來越難以把握。ERP投資的經濟性是多方面的,單純用某一種評價方法是不妥當?shù),應該用多種評價方法來評價其經濟性。 ERP系統(tǒng)的目標 一個企業(yè)引入ERP系統(tǒng)的目標應有以若干方面: 。1)縮短設計----生產----交貨期;(2)強化采購----技術----生產----銷售部門間的關系;(3)對應多品種、小批量生產的市場需求;(4)管理的現(xiàn)代化;(5)提高用戶服務質量;(6)降低成本;(7)及時把握市場動向。 ERP系統(tǒng)是多目標的,它是綜合人、財、物、產、供、銷各因素多目標的系統(tǒng)工程。所以其投資的經濟性評價應采取靜態(tài)評價與動態(tài)評價相結合,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,確定性評價與不確定性評價相結合,宏觀經濟評價與微觀經濟評價相結合,企業(yè)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相結合 經濟性評價的方法 經濟性評價的方法是十分豐富的,有歷史考查法、方案比較法、增量分析法、綜合評價法等。如從評價的指標來看,這些方法可以劃分為投資回收期法、凈現(xiàn)值法、投資效果系數(shù)法、費用最小法、內部收益率法等,而從優(yōu)化方法上可分為加權法、排列法、非劣解法等。所有這些方面都反映了對ERP系統(tǒng)經濟效果評價的復雜性。 1.加權法 它是將目標轉換成具有單一度量單位的單目標的方法,在轉換過程中,根據(jù)多目標中各項對整體目標的影響程度予以加權處理。由于加權系數(shù)一般由人工來確定,這種方法受人們的意志影響較大。 2.排列法 這種方法避開定量分析的困難,將各目標中各種方案以優(yōu)劣等級排列,然后人為地選出最佳方案。這種方法同樣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意志影響,當各目標的復雜性增加,考慮方面增多時,借助人來判斷的方法成為必要。 3.非劣解法 一般來說,各目標都達到極小點(或極大點)的完全理想的解基本上不存在。其中一些目標減少(或增加),同時另一些目標增加(或減少)的解稱為非劣解,也叫有效解。一般來說這種解的集合是無限的,所以實用的非劣解不能從這個解集中直接得出,還需選出特定的解作為實用解,從非劣解集合中選出特定實用解的,需要反映決策者的評價基準。這個評價基準和非劣解集合的結合選出的解就是實用解。 ERP投資的評價 目前企業(yè)對生產設備的投資多采用傳統(tǒng)的經濟性評價方法----計算利潤和利潤率。但是ERP投資的范圍,比生產設備投資的范圍擴展了許多,對這樣的投資來說,用評價生產設備投資的標準和方法是不妥當?shù),由于ERP投資的回收期間較長,以一年期為準的利潤和利潤率與銷售價格等指標缺乏嚴密性,以多年期為準的利潤率與銷售價格等指標也存在問題。若將ERP投資與生產設備投資的評價連在一起考慮,將其視為與直接生產有關的起輔助性生產作用的設備,其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沿用傳統(tǒng)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,這是人們習慣的方法。 還有一種方法是不考慮過去生產設備的投資,只考慮ERP投資本身,評價這部分投資會產生的影響。ERP投資的經濟性評價可分宏觀方面和技術方面。宏觀方面的價值和風險包括:(1)戰(zhàn)略支持價值;(2)競爭優(yōu)勢價值;(3)經營信息管理價值;(4)投資的風險;(5)組織上的風險。技術方面價值和風險包括:(1)戰(zhàn)略性技術儲備價值;(2)定義模糊產生的不確定性;(3)和信息系統(tǒng)有關的風險。對應這兩方面產生的影響就構成了對ERP投資進行評價。 革新效果 到目前為止,ERP投資的經濟性評價尚沒有一種最佳的方法,由于投資經濟效果的劃分、識別、計量上的困難,即使在投資過程中的某個時候有一種合適的方法,也會由于環(huán)境的改變、認識的變化以及對基本數(shù)據(jù)如生產成本、銷售收入、壽命周期的估算的誤差等因素,使其轉變成不合適的方法。ERP投資評價的多元性與復雜性正是整個信息產業(yè)多元性與復雜性的一個例證。但是從實際需求出發(fā),探索對ERP投資效益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卻是非常必要的。